《PMBOK指南》第七版的八大绩效域
《PMBOK指南》(第七版)在内容上并没有延续以前的五大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的结构,而是将五大过程组变成了十二项原则,十大知识领域变成了八大绩效域:
《PMBOK指南》第六版与第七版对比“相关方”在第七版中译为了干系人
我们前段时间介绍过新版的项目管理十二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八大绩效域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新版所涉及的八大绩效域。
1、干系人绩效域
干系人绩效域涉及与干系人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在整个项目期间与干系人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
2)干系人对项目目标表示同意。作为项目受益人的干系人表示支持并感到满意,而对项目或其他可交付物可能表示反对的干系人不会对项目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2、团队绩效域
团队绩效域涉及与负责生成项目可交付物以实现商业成果的相关的人员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共享责任
2)高绩效团队
3)所有团队成员都展现出相关领导力和其他人际关系技能。
3、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绩效域
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绩效域涉及与项目的开发方法、节奏和生命周期阶段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与项目可交付物相符的开发方法。
2)由从这些项目开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组成的项目生命周期,这些阶段将业务交付与干系人价值联系起来。
3)由促进生成项目可交付物所需的交付节奏和开发方法的阶段组成的项目生命周期。
4、规划绩效域
规划绩效域涉及为交付项目可交付物和项目成果所需的与初始、持续进行和演变的组织和协调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项目以有条理、协调一致和经过周密考虑的方式推进。
2)有一种交付项目成果的整体方法。
3)对不新演变的信息做出了详细说明,以生成开展项目所寻求获得的可交付物和项目成果。
4)规划所花费的时间适合于相关情况。
5)规划信息足以管理干系人期望。
6)根据新出现的和不断变化的需要或条件,在整个项目期间有一个对计划进行调整的过程。
5、项目工作绩效域
项目工作绩效域涉及与建立项目过程、管理实物资源和营造学习环境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有效率且有效果的项目绩效。
2)适合项目和环境的项目过程。
3)干系人适当的沟通和参与。
4)有效管理实物资源。
5)对采购进行有效管理。
6)通过持续学习和过程改进提高团队能力。
6、交付绩效域项目管理培训
交付绩效域涉及与交付项目要实现的范围和质量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项目有助于实现业务目标和推进战略。
2)项目实现了启动它们要交付的成果。
3)在规划的时间框架内实现了项目收益。
4)项目团队对需求有清晰的理解。
5)干系人接受项目可交付物并对其感到满意。
7、测量绩效域
测量绩效域涉及与评估项目绩效和采取适当行动维持可接受绩效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对项目状况产生可靠的理解。
2)促进决策的可操作数据。
3)及时采取适当行动,确保项目绩效处于正轨。
4)根据可靠的预测和评估做出明智而及时的决策来实现目标并产生商业价值。
8、不确定性绩效域
不确定性绩效域涉及与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关的活动和功能。有效执行此绩效域将产生以下预期效果:
1)了解项目的运行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社会、政治、市场和经济环境。
2)积极探索和应对不确定性。
3)了解项目中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4)能够预测威胁和机会并了解问题的后果。
5)项目交付很少受到或不会受到不可预见事件或情况的负面影响。
6)利用机会改进项目的绩效和成果。
7)有效利用成本和进度储备,从而与项目目标保持一致。
第七版中八大绩效域的内容并没有摒弃以前的传统内容,而是包含了十大知识领域的众多知识,只不过更加强调了VUCA与敏捷相关内容,例如,在八大绩效域之“不确定性绩效域”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应对VUCA。第七版并没有特别说明这八大绩效域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更多地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