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PMO和项目经理经验总结
1、做正确的事,PMO是战略助推器,虽然无法直接制定战略,但是可以从战略执行的流程、方案等作为抓手和工具。
正确的做事,集中精力于重点项目;沉淀流程、制度;赋能,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过程改进,持续提升质量。
2、PMO价值观:
1)owner意识,自己要理清楚,提前识别风险。风险并不是逐渐明晰的,逐渐明晰的风险风险巨大。无论是前期风险,技术风险,都需要能够识别出来。不能相信任何人说的话,而是结合实际结果来看。对项目的影响力和把控力;
2)全局观,战略视角才是PMO的基础;
3)followthrough;
3、方法论: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系统思考、T型人才。
4、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目标拆解后,关键成果需要具体到项目,人员,同时明确预计结果和成本投入。
5、PMO做的事情,一定要有结论,可量化的标准;
变更,也需要以用户为中心,问问为什么要产生变更,为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
数据也需要判断力,数据也会说谎,因为对数据的解读可能存在问题;
效果review,一定要回顾效果,这样才能够有进步;
不关注部门,不关注人,只看业务,只看目标,然后看和目标的相关性。
6、没有哪个PMO有调动资源的权力,权力来自于目标,来自于发起人。
PMO的权力,来源于目标。PMO把目标、原则、流程制定出来,然后就有了权力。一切都是为了项目服务。
7、讨论问题,拿个case,而不是防空炮,通过具体的case来量化讨论的内容;
资源冲突的情况,要找本质,上面的人来解决,是最敏捷的方式,而并非完全通过规则制度来落实。
强调闭环,okr闭环,需求交付闭环,用户反馈闭环,新品交付闭环。
如果别人不配合你,首先要反思自己。重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逻辑性,沟通力。
8、对齐,反复在强调对齐,是为了看清楚到底要讨论什么。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具体讨论,避免泛泛而谈。
前期要明确,首先要先能够说清楚。(策划很重要,明确目标、人员、方案等)、如果前面说不清楚,后面执行肯定会乱。
投入与产出要对等,谁收益谁发起,谁收益谁对投入负责
9、很多事情并不是经历了就一定会成长,经历了,总结,串讲,更加深刻,才可以成长。
如果前台对中台的某个资源依赖比较重,那就将这部分资源从中台拆解给前台。做项目,做改进,就是解耦。复杂,是因为耦合太重了。
10、优先级确认:
1)优先级出问题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老板确认。
2)如果优先级总是出问题,那就解耦。
3) 不用果断关注所谓的原则,没有一套标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机动灵活处理。
4) 指数输入,各种指数最终汇总到老板,老板根据各类指数确认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