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质量要进度,质量是进度的保证
早在2006年发过这个题目,而相关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所以拿出来稍加修改再发一遍,希望对新人有所帮助。
一提到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大家自然会想到项目管理三角形,通常都会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慢工出细活"是大家已经熟悉了的观念。但这里要说的是,质量和进度还有着一致性的一面。
要保证产品质量,就会增加时间、资源的投入,这是大家所看到的一种质量成本,称为预防成本。但是如果产品质量出现缺陷,就会造成返工,不仅会造成已经投入的时间、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时间、资源的更多投入,这也是一种质量成本,属于内部失败成本。还有一种质量成本,称为外部失败成本,由于质量缺陷给单位造成外部影响,可能会因此而丢掉客户,在行业中留下不良记录,给企业的形象造成损害,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
以软件开发项目为例。对于开发中存在的质量缺陷,不是在开发中预防,就是在测试中返工,或者在运维中救火,总之迟早都要解决的,对于项目组的工作量来说,是"背着、抱着一样沉",但是在时间进度上和造成的影响上,结果可是大不一样。在质量管理中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概念:1:10:100,第一个环节改正一个错误的成本如果是1,那么这个错误如果被传递到了后面的环节,其改正的成本就可能变成10,如果在更加往后的环节才改正,其成本将可能是100,是呈指数增长的。这也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越早发现问题,改正的代价越低。
"一次成功"的成本才是最低的,进度才是最快的。返工是项目进度最常见的杀手。这也是为什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较真,就是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可能产生问题的风险,不要使它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中。如果前面的环节都“含含糊糊”,到了后面的环节肯定“都是要还的”,反而“欲速则不达”。
认真做好质量保证,降低返工的可能性,减少因为返工而耽误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质量是进度的保证。同时,保持较高的成功率,对于团队士气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对于项目组来说,一定要正确理解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虽然很多情况下并不追求零缺陷,但为了进度,也要努力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在各个环节中关注质量,向质量要进度!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新版考纲将专注于以下三个新领域:
人 – 强调与有效领导项目团队相关的技能和活动;
过程 – 增强管理项目的技术领域;
业务环境 – 突出项目和组织战略之间的联系。
内容贯穿价值交付范围(包括预测、敏捷和混合的方法),分布在三个考试领域。新的PMP考试将继续使用《PMBOK指南-第六版》作为参考。
新版考试题目为180道题;
考试时间为230分钟;
题型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多选题将说明需选择几个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