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项目管理,就是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导向,使用科学的思路、方法、技巧和工具,裁剪影响效率的复杂,抛弃没有价值的繁忙,杜绝“瞎折腾”,避免“瞎忙活”。
一、立项先行
项目立项至关重要,对于决策者,选择放弃什么比做什么更见水平。什么都项目都想上就什么也干不好,结局基本不妙。项目立项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即、经济可行性(盈利能力)技术可行性(技术是否成熟?我们是否掌握?)风险评估(最糟糕情况我们能不能承受?)
二、 目标第一
我们要达到的项目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能够概括成一句,要相信简单才有生命力,譬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肯尼迪总统就概括成“用十年时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一句话,简单形象,目标清晰明了。
三、计划推进
对目标交付物进行WBS(任务分解结构)分解,配上责任人和完成日期,这就形成了项目行动计划,项目不是靠领导管的,而是由计划管着的,只要没有影响阶段性目标按期达成的风险,就没有必要人为干预。放心不下的感觉是需要的,揠苗助长是不行的。团队靠谱了,激励机制有了,必要的资源到位了,项目成功的概率也就高了。
四、评估状态
项目执行过程一定要心心念念于我们需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始终不能忘记我们要去哪里,再确认一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哪里,路径是否清晰?所需资源还够不够?按目前这个速度行不行?迷路了就是目标迷失,这个时候需要停下来辨别方向,而不是乱撞。进度太快说明计划太保守或者项目没有挑战性。进度太滞后或是我们效率太低,或是计划太激进。理想的计划就是实际进度有点赶不上,加加班可以达到。“蹦一蹦,够得着”最好。
五、要素平衡
项目管理,需要着重解决“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化繁为简,预防复杂,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建立一个“卓越、简单、高效、健康”的运行机制。在如下图所示四个核心要素之间获得平衡,
六、业务为王
实质性的业务指标进展如何?“业务先行,管理跟上”永远是对的,管理是个补短板的过程,只要不影响业务推进,不必苛求什么“高大上的管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不能提供给客户肯买单并愿意持续买单的产品,再怎么高大上的管理也是白扯。
七、增值为纲
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创造价值,化繁为简,聚焦目标,做且只做必须之事,提升效率,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是不二法门,而提升项目质量的关键是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杜绝返工返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永远是项目选择和执行过程中需要经常闪现在头脑里的理念。特别是时间这个最昂贵的成本。因此,如果一个错误的项目注定要死,就赶紧让它消失,不要优柔寡断,惦记沉没成本。要想想机会成本。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目标(包括分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为核心,以四个核心要素(范围、质量、成本、工期)平衡为抓手,以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激励机制和必要资源的到位为基础的系统管理。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新版考纲将专注于以下三个新领域:
人 – 强调与有效领导项目团队相关的技能和活动;
过程 – 增强管理项目的技术领域;
业务环境 – 突出项目和组织战略之间的联系。
内容贯穿价值交付范围(包括预测、敏捷和混合的方法),分布在三个考试领域。新的PMP考试将继续使用《PMBOK指南-第六版》作为参考。
新版考试题目为180道题;
考试时间为230分钟;
题型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多选题将说明需选择几个正确选项。